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黄大年

穿越时光找到你专栏:黄大年

2019/12/21 15:51:13 0人评论 116次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穿越时光找到你”专栏,我们关注过杨靖宇、刘英俊、李万君等各个时代的英模人物,今天的节目,聚焦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2009年,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的回国,让中国地球物理…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穿越时光找到你”专栏,我们关注过杨靖宇、刘英俊、李万君等各个时代的英模人物,今天的节目,聚焦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2009年,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的回国,让中国地球物理勘探正式进入了“深地时代”。

走近吉林大学地质学院,古朴秀丽的地质宫门前,一草一木,一如往昔。

1978年,黄大年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1992年,他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的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学成后第一时间回到长春地质学院,兑现学成归国承诺。不久后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一去就是十几年。时间来到2009年,这一年,黄大年51岁,他已经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顶级科学家,那个冬天,黄大年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续写那段未完待续的报国故事。回国后的第六天,黄大年与吉林大学签约五年,成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教授。

时间,对于黄大年来说尤为珍贵,哪怕是多一分一秒也要用在工作和科研上。从回国到去世的7年间,他每年平均出差130多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多天,几乎每次出差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最晚的班机”已经成了惯例。

在出差途中、在会场上,黄大年多次晕厥,学校强制安排他进行体检,发现他患上了胆管癌,病情十分危急。2017年1月8日,因抢救无效,黄大年在长春病逝。

黄大年这般追星逐日,到底是跟谁赛跑?他付出和牺牲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回国的七年间,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同时填补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空白,提高了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如今,斯人已逝,未尽的事业犹在继续。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正在狠努力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