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传承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北林大“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0/4/29 10:40:59 人评论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营教师团队对张广才岭、长白山、小兴安岭300公顷大样地中60余万株林木开展8-15年定位观测,并设置了涵盖东北天然林的地理网格状监测样地,大样地与网格样地共同构成了点面结合的研发平台。近日,团队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团队…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营教师团队对张广才岭、长白山、小兴安岭300公顷大样地中60余万株林木开展8-15年定位观测,并设置了涵盖东北天然林的地理网格状监测样地,大样地与网格样地共同构成了点面结合的研发平台。近日,团队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团队于2018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9年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此项研究是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共同支持下开展的。

大样地与网格样地构成点面结合的研发平台

团队通过研究,为东北森林生物多样性纬向梯度格局提供了机制性的解释。研究区横跨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不同气候带之间的生态过渡区通常具有较大的环境变异性,从而导致较高的物种周转率。

该研究检验了两个与北部温带森林区域有关的假设:β多样性响应于不同生态区之间的环境异质性而具有非单调纬向变化;生境过滤对β梯度的作用效应受区域物种库大小的影响。

研究发现β偏差随纬度梯度表现出非单调变化模式,在50°N附近出现峰值,反映出树种的组成及分布在中温带与寒温带之间的过渡与转变;之后由于环境异质性的降低,在寒温带随纬度的增加迅速下降,支持了第一个假设。β偏差的非单调纬向格局主要受东北地区年降水、降水季节性及最干旱季降水控制,因此环境过滤是β梯度的重要驱动力。环境贡献大小对区域物种库具有明显的依赖性,环境对β偏差的影响随着区域物种库的增大而增大,支持了第二个假设。

β偏差纬度梯度及其环境贡献随区域物种库大小的变化

另外,团队通过分析和研究,为物种共存及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SCIENCE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什么决定的”位列前25个被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凸显了破解物种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该研究以团队位于吉林蛟河的42公顷大样地复测数据、836个幼苗样方连续5年的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阐明了生态位分化和负密度制约是影响东北针阔混交林树木存活的关键机制,值得关注的是二者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生活史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

树木存活对邻体身份及密度的响应

这项研究进展以“Abiotic niche partitioning and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across multiple life stages in a 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astern China”为题,发表在生态学TOP期刊Journal of Ecology(IF:5.6)上。

林学院16级博士姚杰为论文第一作者,赵秀海教授和张春雨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下载链接

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1365-2745.13335

往 期 回 顾 (点击文字查看原文)

-bjfu1952-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新媒体联盟

来源 | 林学院

整理排版 | 鲲川

原标题:《北林大“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