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短短几十年之内,能够成长为现如今这样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大国,除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之外,更离不开无数科研人员对于国家的奉献。2009年,我国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收该计划影响,无数在外国留学或者生活的中国科研人员不惜一切代价纷纷回国,今天文章的主人公黄大年便是其中一位。
黄大年生于1958年,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黄大年便进入长春地质学院攻读应用地球物理学,从小就天资聪颖的黄大年很快就展现出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天赋,毕业之后的黄大年直接选择留校任教并在1991年的时候被评为了副教授,他也是当时长春地质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
1991年,黄大年获得全国公派留学的名额,之后他便来到了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地球物理学博士,并且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成功拿下了博士的学位证书。之后,黄大年便一直留在英国从事水下隐伏目标跟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工作。
2009年,接到我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黄大年一心想回国,可当时他已经结婚,对于他的这一要求,他的妻子死活不同意,因为一旦选择回国就意味着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包括各种优越的条件,但黄大年不管那些,只想要回国,并跟他妻子说只要能回国,离婚都行。他的妻子一看拗不过他,只能同意跟他回国。在他的努力下,2009年底,黄大年正式回到了祖国。
回国之后的黄大年没有休息,立即投身到了科研工作之中,他在当时负责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很快便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了中国以外国家的封锁。
而且在黄大年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屡次创造“中国第一”,为中国的“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的空白,为中国的地质探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除了在研究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黄大年也是不遗余力,在他回国的7年的时间里,他为我国培养出了13位博士5位硕士,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事业也做出了极大贡献。
回国的七年时间了,黄大年一心一意的扑到了科研之上,2017年黄大年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享年58岁。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