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为我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因病去世,年仅58岁。
3号上午,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5位报告团成员,回溯了黄大年甘于奉献的一生,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5位报告团成员,通过点点滴滴的小故事,讲述了黄大年炽热的家国情怀。
(报告团成员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 黄忠民)
报告团成员、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黄忠民说,2009年12月,在国家和母校事业的召唤下,黄大年毅然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全职回到吉林大学任教。回国是出于家国情怀。
(报告团成员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于平)
报告团成员、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讲述,在吉林大学期间,黄大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用短短5年时间,使我国深部探测装备从落后,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向深地进军打造了国产利器,使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而为了寻求项目合作,黄大年有一种执着。
2016年开始,黄大年重病在身,但科研事业却没有丝毫停步。
(黄大年把病房变成了办公室)
黄大年的学生王泰涵,饱含着泪水做完报告,他想念黄老师,更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
(报告团成员 吉林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 王泰涵)
报告团成员、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任波,吉林大学新闻中心记者李宏也做了动情讲述。
(报告团成员 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 任波)
(报告团成员 吉林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李宏)
现场近千名观众深受感染,备受鼓舞。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